English

冷静看待香港创业板

2000-12-04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据新华社电 在环球科技股的大幅调整下,经历了大起大落过程的香港创业板,运作至今已届1年。此间经济界人士认为,其集资功能引人瞩目,正在步入不断完善与稳定发展的阶段,其经验为内地设立二板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香港创业板主要为具有高成长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新渠道,是为调整香港经济结构、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去年11月25日,香港创业板迎来了天时软件等首批上市公司。其后1年间,相继有49家公司叩开创业板的大门,共筹集资金约162亿港元。

今年3月份,创业板平均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额达14亿港元,创业板指数推出后,创下了1045点的历史高位。但由于全球科技股的大幅调整,目前,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只有几只高于发行价,有的公司的股价比上市时下跌了91%;创业板指数也一路下滑,由上千点滑落到三四百点,11月29日收市时只有328.42点,一年中指数跌幅达60%以上,超过了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

面对市场气氛低迷状况,投资者趋于谨慎,对创业板的高风险特性有了新的认识。香港创业板上市委员会主席罗嘉瑞多番强调,公司股价和指数升跌由市场决定。作为股票市场,衡量创业板表现的首要指标是集资能力,香港创业板的集资能力在亚洲排名第一。

中国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奔认为,创业板的本质是“高风险”。审慎的态度表明投资者开始变得冷静和现实,这将是保证创业板健康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证券界人士指出,要认识和掌握创业板的战略意图不可能一蹴而就,香港股市往往是投机因素大于投资因素,买创业板的股票属中长期投资,希冀“短炒”便获得高回报是不现实的。如果股民在创业板付出“学费”后,能够消除浮躁心态,掌握投资要领,那比暂时的盈利更有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